当前位置:首页 > 传承人 > 白忠信
白忠信
性别:传承:杨氏太极拳第4代传人
籍贯:河北省永年县
师承:杨兆鹏
传人:1位直系传人
简介: 白忠信,字玉文,河北永年广府镇人,生于1914年(农历二月初六),殁于1993年(农历闰三月初三),享年七十九岁。宜人郝氏,早逝,生一女,名秋芹。 白忠信系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杨班侯之外孙,自幼酷爱太极拳,受业于舅父杨兆鹏(杨班侯的儿子)和名拳师李万成等。白忠信自幼聪惠灵敏,悟性极高,在先师们的精心教授下,他不畏严寒酷署,自始苦练不辍,练就了高深的太极武功。拳术刚柔相济,舒展大...

       白忠信,字玉文,河北永年广府镇人,生于1914年(农历二月初六),殁于1993年(农历闰三月初三),享年七十九岁。宜人郝氏,早逝,生一女,名秋芹。

       白忠信系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杨班侯之外孙,自幼酷爱太极拳,受业于舅父杨兆鹏(杨班侯的儿子)和名拳师李万成等。白忠信自幼聪惠灵敏,悟性极高,在先师们的精心教授下,他不畏严寒酷署,自始苦练不辍,练就了高深的太极武功。拳术刚柔相济,舒展大方;刀、剑动作轻灵、沉着、圆转自如,杆技更是炉火纯青。他尤善太极推手,与人较技从未输过,可谓所向披靡。他教徒既严格认真,又有耐心、爱心,因而受益者众。

       白忠信生性豪放直爽,疾恶如仇。与人较技,从不藐视对方,总能于不放倒对方的情况下亦使其失败的心服口服。他认为,现代社会与人比试,用太极拳这个打人颇有分寸的拳种,把人放倒或打伤者算不得武艺高超,而既不放倒又不使对方受伤并使其真心佩服者,才称得上功夫拔萃,当然,对恶徒另当别论。白忠信不但拳艺高超,武德、人品亦令人钦佩。弟子王长兴在一次练完拳后问道:“白老师,我听别人说,你是杨班侯的外甥,是不是真的?我跟你学拳两年多了,咋没听你说过?”“那还有假,”白忠信说,“我没说,是因为我不愿用先辈的名声来抬高自已。但我不反对别人这么说,我厌恶的是那些利用杨班侯的名声行沽名钩誉之实的人。”白忠信所练拳架虽是杨班侯一路传承而来,但他一生从不以“我才是真正的班侯架”而自傲。有人问之,他便说我练的是“杨式太极拳”。一次晨起,白忠信偶见一人在教练“太极拳”,便上前问之:“你跟谁学的?”那人回答:“我跟杨澄甫学的。”白忠信已经看出他教练的拳架绝非澄甫所传,于是便问:“那你会不会推手?”那人讲:“我会。”“那咱摸摸劲。”白忠信说着与之搭手,只轻微一下,那人便站立不稳,跌趴在地。“你说实话,”白忠信说,“你到底跟谁学的?”那人甚感羞惭,嗫嚅着说:“我是看书学的。”白忠信叹道:“学、练拳术与做人一样,唯有诚实、正直,无有私利杂念之士,才能达致上乘。你这样想学、敢教,于弘扬太极文化也算幸事,但首先要找好名师,自已弄懂、练精太极拳之后,才来授人也不为晚,也避免了误人误已。先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,切不可随意糟踏!”

       白忠信根据自已多年练拳积累的宝贵博击实践经验,总结出了“松、圆、匀、顺、整”五字练拳宗旨,并对“劲通神明”中“劲”的含义,作了颇为精到的注释。他讲到,“‘劲’即走、化、拿、发;‘劲’即沾、连、粘、随;‘劲’即朋、捋、挤、按。”虽然短小,却颇为深刻。他对“朋”劲之教导更为形象,他认为“朋之劲法,宛如水中之葫芦,摸准其中,轻按则略沉,再按再沉,力大按之则大沉,倘撤力则葫芦随而跟上;若是找中不准按之,葫芦便顺势侧滑而浮上。自始不丢不顶不抗,使按者找不到实处,无用武之地,万不可硬力相抵耳。学者须用心体会,方能得其法也。”